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典藏 > 只有“眼高”了,才能“手高”──访非遗研修班学员、木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向东

只有“眼高”了,才能“手高”──访非遗研修班学员、木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向东

时间:2016-06-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工艺中国 人物专访】王向东与我交谈中说:“俗话都说‘眼高手低’,我认为只有‘眼高’了,才能‘手高’”。

“眼高”者,视野开阔,目光长远也。立于泰山,方视通汇各径。

因为有“眼高”的坚持,成就了如今“手高”,功夫深的王向东。

王向东与木雕结缘纯属机缘巧合,王向东原本想考当时还叫“浙江美院”的中国美院,为提高专业课成绩,生于东阳的他自然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的特色优势进了东阳木雕技校学习,对这门手艺的喜爱,产业发展形势的需求,政府、单位的扶持等原因,最终使他走上了木雕这条路。

 

 

 

王向东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两年后他进入了东阳木雕集团,跟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学习。爱钻研,有想法,会创新的他受到了师父的关注和重视。想学肯学,师父自然肯教乐教,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的技艺增长飞快,在师父的帮助下,融入个人想法和创意的作品《十八线描法》诞生,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荣获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银奖,一鸣惊人。

有了平台,有了交流,才能有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前提,平台从何而来呢?

王向东讲到,学习的机会需要自己创造,所谓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着眼未来方有所成。就像我们身在大学校园,身边有良好的资源应该努力争。要有大美术意识,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还要多学其他类别的美术,这样才能触类旁通,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创新。他认为文化遗传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植入其他的物品中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确实重要,但是做出东西来洋不洋土不土就得不偿失了。这一点法则特别适用院校出身的新新艺术家们,他们充满了艺术热情和向往,蓄意创新,强调个性,突出自我,然而其基本必须是要弄清的。吴昌硕的金石气可以贯穿书画印,而现在油画系的学生连色彩关系都搞不清,就想追随潮流去做油画与国画的融合,国画常识他许都没接触过吧。

强烈的求知欲是换取知识的筹码,广博的知识面是培育创意的沃土。这是王向东仍想进校园充电的原因。生存在社会上的人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捕捉信息也跟敏感准确。大学生们的学习似乎盲目了些,找寻自己的定位,有目的、有规划、有意义地学习是王向东对我们SIVA学子的一点期望。

进入管理岗位后,他主要从事研发工作。产品研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前瞻性的。他认为,工艺作品首先得有实用性,“艺”是它的附加升华。因此,百姓受用,符合大众审美,健康向上,为人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他努力的方向。创新不是在于稀奇古怪的四不像。工艺品是可复制的产品需要销售,销售讲求适销对路,因人而异,因此,分析客户和潜在客户群体的需求也是他必做的功课。他会推敲开什么车的车主会消费什么档次的产品,产品尺寸是否该考虑车内空间的大小……

新产品的传承性不应该局限于材料和性质,它应称为一种概念。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十分先进的。文化衫上印一点传统图案就可以叫“中国风”,融入古诗词、传统民族乐器甚至戏曲乐器的音乐也可以叫“中国风”,那是否能形成一种“东阳木雕风”呢?

创新的基础在于守陈,文化遗产是带有明显地域性的,自身特点的足够鲜明稳固才能在寄居结合于其它物件中时不致于被同化其特点。这是一种使东阳木雕传承的良好途径。

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王向东还抱有这样的担忧——缺乏可以引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以身作则的领头羊,传承之间空档明显,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操经验,难以考虑后期的技术难度、可操作性,使得这些有想法的青年设计师无用武之地。

 

非遗的传承保护不是仅靠前线的几位非遗传人,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备战,配合支援,打一场有准备的仗。预报,防范,救援因团成一个整体。预见的眼光不仅可以救一个行业,任何处事待人都离不开这一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