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艺术 > 走四分之一英里 看完一幅画

走四分之一英里 看完一幅画

时间:2016-07-06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1953年,罗伯特·劳森伯格28岁,在美国海军结束服役之后,他完成了北卡罗来纳州黑山学院的艺术教育,迁居纽约。当时,美国艺术界正掀起抽象表现主义的潮流,处于风暴中心的年轻艺术家想方设法挑战传统。

  偶然间,他获得了一幅美国著名画家德·库宁的作品。征得大师同意之后,劳森伯格直接涂抹掉了画上原有的图像,并将这幅带有痕迹的空白画作命名为《被擦除的德·库宁作品》,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结果,看似大逆不道的作品,为其开拓了一条前途光明的创作道路。他等于向抽象表现主义的前辈,甚至所有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发起挑战——擦除原作痕迹,就等于抹去了高尚小众艺术的权威。这也就是被艺术评论者津津乐道的“弑父”之作。这种精神如此彻底,以至于他仿佛连接到了1917年那位捧着小便池送去展览的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

  劳森伯格在抽象表现主义的土壤中成长,然而,很快就放弃了这种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它全部是痛苦和自我的表达,以及关于事物的状态。我只是对这些不感兴趣,我不想通过绘画来改变世界。”他曾经这样解释道。早期他创作“白色绘画”,一面白色画布上甚至连笔触都看不出来,反而观众看得到自己的影子 ——于是他遵循了杜尚的方向,观念、偶然才是作品的重点,而创作作品正是为了捕捉世界本身。

  除了精神导师杜尚,劳森伯格陆续与许多艺术家合作,发展出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利用不同媒介之间的对比与关联制造出奇异的和谐画面。此外,他还广泛涉猎表演、摄影、观念艺术,尤其对材料制作技术本身异常着迷。比如,近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劳森伯格新个展,重头戏属于“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件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标题,长度达四分之一英里。

  劳森伯格从1981年就开始创作它,前后持续了17年才完成。它几乎等同于艺术家创作生涯的综合回顾,包含了他全部的重要主题,如“白色绘画” “混合体”“纸板箱”“过剩”等系列。画作规模庞大,细节丰富,以至于初看的观众会被海量信息所淹没,甚至连专家也无法记得清其中的许多内容。

  然而,这正是劳森伯格想要达到的目标。他曾说,如果一幅画可以让人全部记住,那就等于是在渐渐消亡。所以,他这么解释这件作品为什么要超出正常画作的范围——因为他想要把用于标记画作长度的单位变成表示距离的单位,继而通过距离来揭示时间。

  在他之前是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和极简主义流派,在他之后则是席卷全球、拥抱商业社会的波普浪潮——唯独身处在各种暗流之中的劳森伯格,不断地抛弃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在其成为枷锁之前就勇于突破,也许正因此才令他成为艺术史上别具分量的一位。

责任编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