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书法 >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时间:2016-09-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16-09-02 10:59 来自: 沈阳日报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书法新作乾隆《盛京赋》

  幺喜龙者,沈阳人也,1950年生,11岁学书,临池创作至今不辍。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誉幺喜龙书法乃骨秀之作,外观雄伟而内有秀骨,沉着而痛快,骨稳气凝。其时,正逢幺喜龙捐赠书法巨作《古文观止》与辽宁省博物馆,陈传席观展有感而为文。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尾声,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历史性夺冠。当天上午,记者在位于沈阳市和平北大街的曹继武先生工作室,采访了幺喜龙先生。谈到这次书写《盛京赋》,幺喜龙说,曹继武先生推荐将盛京赋作为创作素材,我认为这个选题非常好,就用三种书体、六种书格把它表现出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红袍”,这个书的影响不小。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清代郑板桥这首题竹诗,切合现代书法家幺喜龙,郑燮所写的四十年,到幺喜龙这里,要改为五十五年。

  今年盛夏,《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幺喜龙(第二卷)》问世,这卷“大红袍”收录的作品是幺喜龙集草、隶、行三种书体,绢、宣交替六种风格创作书写的262条幅书法——乾隆帝所作《盛京赋》。可谓乾隆一赋,喜龙六书,第二卷“大红袍”,妙法天成。

  观读其书其作,收放有度,抛接无痕,气势如虹,书家几十年功力,跃纸盈眼入心。

  幺喜龙不喜言谈。

  说到创作,他说——就是在心平气和中平静完成了作品。他说的这个心如止水的创作过程,历时一年——是完全意义上封闭的一年。

  ●记者:一年的书写过程中,您有什么挺难忘的?

  幺喜龙:就是心平气和,坐在家里,封闭一年时间,平静地就完成了《盛京赋》的创作。

  我用了三种书体,六种风格。绢那部分作品的笔法、写法完全是传统的。宣纸这部分作品,是表现我个人风格。这组作品是262条屏,每一条屏高一米八五,宽是半米,应该说是个大部头创作。

  我个人也没有什么非常激动的情节,就是非常平静地写。写完以后,我想,在这个时代,出现了我写的六种风格的《盛京赋》,它在历史上将永远存在,有人说,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曹继武:当初沈阳印制出版盛京赋,作为对外交往,介绍沈阳的一件礼品,主要是书籍,不是书画作品,真正的书法作品,还没有。幺喜龙先生用一年时间,创作了这个书法作品。

  幺喜龙的第二卷“大红袍”作品集,是《盛京赋》的专集,书法界业内,对幺老师的创作非常认可,一方面是对创作内容的认可,一方面是对同一篇文章用了草、行、隶三种书体,每种书体又分为绢本和宣纸本两种风格书写的艺术追求的认可,由此看来,幺老师是下了苦功夫的。

  从沈阳的角度,幺喜龙先生书写的《盛京赋》是宣传沈阳,把历史的东西,拿到现在,展示沈阳地域文化,这是很有意义的。

  同时,艺术家的影响,在当代,也在后代。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的作品,过若干个世纪,仍被历史接受,跨越时间。我感觉,幺喜龙的作品,也应该是这样。

  ●记者:谈谈您将巨作创作出来之后是什么心情。

  幺喜龙:我感觉只是作了一件实事,把字写出来,以这种创作形式贡献给社会。

  ●记者:落笔时就想用这种方式、形式书写吗?

  曹继武:幺老师创造了自己风格的草书,专业性太强,大众不容易认出来,当初研究时,就考虑到选一两种字体,让大多数人能看明白。就选了隶书、行书,这样普通人也能看懂了。这两个字体的作品,也有幺老师自己的风格。大家看作品之后,感到非常惊喜,能看懂,而且字越看越漂亮。幺老师花一年时间出的这个作品,是精品、是巨著,是被业内人士、专家认可,老百姓也认可的作品。

  ●记者:现在这组作品在展吗?

  幺喜龙:没有。初定今年10月27日到11月12日在沈阳故宫展出。

  我的创作里面也没啥故事,就是非常简单,曹先生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沈阳市也非常重视,我看了这本书也非常高兴,我进行了艺术创作。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完成了乾隆帝《盛京赋》这个作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沈阳,若干年以后,会有人坐下来研究这段历史,和我书写的乾隆帝《盛京赋》,由后人慧眼评价、议论。

  ●记者:您的作品风格突出,辨识度高,这个作品与您从前的作品比较,您有什么体会?

  幺喜龙:那么多书法家,他们的风格,我都能借鉴到,包括我个人追求怎么变法,在这本书中,基本上都展示了。

  ●记者:就是集大成。

  幺喜龙:应该说,我个人的功力,在这本书中,都表现出来了。第一本大红袍我写的是《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涉及11万多个汉字,每个汉字,形成规范的草书,是留给后人的一件作品,历史上也会永远存在。写《古文观止》的第一件作品,我是用传统笔法写的,就是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那份。后来我用宣纸,加入我个人的笔法,加入我个人的创作意图,再创作了一下,就是已经出版的第一卷大红袍。现在,我把《盛京赋》完成了,这个也是留给后人的一件作品。我想将来后人也会研究这本书。一件事一件事,我就是认真去做,不能编故事。

  曹继武:作品就是故事。努力生产出优秀的作品,就是故事。

  幺喜龙:到目前为止,我作这两件大作品,一个是《古文观止》、一个是《盛京赋》。这两个事完成了,我个人感觉也非常幸运。●记者:您每天写书法多长时间?

  幺喜龙:10来个小时。平时,我到哪去不爱说话,问我沈阳哪条街道,我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我就拿起笔了。中午,午睡两个小时。从年轻时就保持这样是生活习惯,晚间到10点。写字、看书。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

  幺喜龙:学书法比较早,11岁开始学书法。

  我生在沈阳,长在沈阳,是本土书法家。以这样的身份去完成《盛京赋》,意义是不一样的。

  ●记者:您开始学习书法是跟老师学,还是临帖?

  幺喜龙:就是临帖。后来接触一些名家、书家,沈延毅老先生,冯月庵先生,霍安荣先生……能者为师,我没拜谁为老师,你有长处我和你学,你给我指导了,我接受,可是我不拜你为师。

  曹继武:将众家之所长,融入自己的作品。

  ●记者:在书法史上,和幺老师作品风格很像的人也很少吧,幺老师的艺术创造力非常强。

  幺喜龙:我临王羲之的作品,临一段时间,我掌握了他的结构,笔法,按二王的派系写下去,这是正脉、正统的。然后是颜真卿,我学颜真卿,颜真卿的我掌握了以后,我就学柳公权……我研究不同时期的古人,他们的风格啊、创作意识啊、笔法啊,包括提、按、抛、接这些变化,掌握以后,我再往下学。我的作品里面,可以找到这么多的古人。一路走来,我有自己的追求、想法,在作品中都用进来了。

  ●记者:您形成现在的风格,大致经历了多少年?

  幺喜龙:50多年。我这50多年就是坚持一份心思追求书法。创作的时候也非常神奇,有些感觉也非常微妙。

  ●记者:您现在带学生吗?

  幺喜龙:不带,我这个精力,也带不了。

  ●记者:您这些年就专注于创作,实际上也是创新,到了一个开宗立派的程度。

  幺喜龙:我捐赠给辽宁博物馆的《古文观止》,这套作品展览,有人请大评论家陈传席来,他到辽宁博物馆以后,在外面看了3个小时墓志铭这类东西,后来走到我这个作品展馆,进馆以后,他问,这个展标是谁写的?我说我写的,他说。哎呀,我以为是集字呢,应该出自名家,但是我没看到过名家谁写这样。他看展以后,写了一篇文章,说好书法是学问养出来的,那篇文章影响相当大。后来,我到他家,他说,你给我指导指导呗,我就拿笔给他做示范,他说,笔在你手中,运用自如。

  我认为,要把字写好,一定要抛接好,抛接就是贯气,就是上一笔抛下来,底下这一笔要接住,贯气,这个一定要把握住。再一个就是写行书,或者是写草书,必须用楷书的笔意去写,否则的话,你的作品没分量。

  ●记者:您说的心静也很重要,您作这样的长卷作品,几乎没有笔误。

  幺喜龙:对。像我写的《古文观止》,从开卷第一个字,到我收尾的最后那个字,谁看都是一天写的,中间没有停顿。如果功力不够,根本接不上。我写这个《古文观止》,走四里地,就是走四里地你才能把这个作品看完。前边的字,和后边的字,看上去是同一天写的,中间谁也找不到接的痕迹。怎么停的,今天在这个位置停下了,明天怎么接,如果功力不行,接不了。

  我创作中不存在接的问题,拿笔就有,从头到尾,到最后,四里地那么长,谁也看不到痕迹。那几件作品,坐下来创作,都是半年,不然写不完,靠的是真功力,这次的《盛京赋》,也是这样。

  南京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刘传铭先生在评价幺喜龙巨作《古文观止》时写道:幺喜龙用笔收放有度,提按铿锵。力不分轻重,墨不分枯润,气不分断连,情不分浓淡,一以贯之。我们看到,幺喜龙先生的笔意、功力,在《盛京赋》创作中,再次得以升华和提纯。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赵威王晓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