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人才培养在中国民族民间 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在中国民族民间 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9-08-24  来源:中国国家收藏网——引领   作者:guifeng       据原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对26个省级以上艺术研究院所的统计,1966年以前建立的仅6个,而在8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有20个。为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各地恢复了工作机构,并逐步建立起了不同层级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工作和科研机构网络。数以万计的文化工作者投入到工作中,并逐渐成长为文艺科研骨干力量。弥补了“文革”十年带来的人才断层。目前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研究力量,大多数都是通过“集成”工作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各地在“集成”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大批填补学术空白的民族民间文化科研成果。这些,不仅是我国非遗保护的早期成果,也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始终着力于人才的培养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促进了各地一些科研机构的建立,推进了中青年艺术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为全面研究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和充分的人才储备。例如,全国编纂《中国戏曲志》地方卷,就把出成果、出人才,争取双丰收确定为既定目标。《中国戏曲志》编纂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业务娴熟的编纂队伍,因此,人才培养就成为筹备和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
      当时,《中国戏曲志》编纂队伍所面临的状况是,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年龄段有一批具有戏曲史论研究与舞台艺术实践的专业素质的人员投入到修志队伍中,但是,他们并不通晓方志学,不懂得中国方志的历史传统、理论、志书体裁、编写原则与方法等基本知识。而他们所面临的确是一个将戏曲科学与方志学科联姻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正是通过《中国戏曲志》(丛书)的编纂实践,出成果、出人才,创立中国戏曲方志学这一独立的分支学科,并由此而拓展中国方志学和中国戏曲学的学科领域。
      我国从中央到省地市各级文艺研究机构,大部分为完成集成志书的编纂任务而建立起来的,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不仅促进了艺术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健全,而且通过编纂的实践,为各省市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研究人才。参加集成志书编纂工作的,不仅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文艺工作者,而且还有60年代至80年代走上研究工作的中青年。老的专家在编纂工作中发挥了余热,中年学者起到了骨干作用,青年学子增长了才干。现在,虽然五、六时年代参加文艺研究工作的专家陆续退出工作岗位,但80年代参加集成志书编纂工作的青年学者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编纂集成志书积累了资料,掌握了研究方法,撰写出了有价值的学科专著。
多形式多层次加大培养力度
      1985年3月16日至26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举办了编纂人员讲习会。讲授戏曲历史、声腔源流、戏曲志的特性与功能;1985年4月,《中国戏曲志》编委会、编辑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共同主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戏曲史、志、论讲习会。各地编纂人员的代表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戏曲史、戏曲艺术理论和方志学、戏曲志体例、编修原则、方法等系统的课程 ;1985年10月在贵州贵阳市举行首届“全国民间文学集成讲习班”,重点讲解集成作品的分类问题;1986年6月,《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与青海卷、甘肃卷、新疆卷、内蒙古卷编辑部共同组织四省(区)戏曲编纂人员讲习会,加深编纂人员对方志学与戏曲志编纂体例、原则、方法的认识和理解;1988年8月,《中国曲艺志》总编辑部在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举办“《中国曲艺志》全国编纂人员讲习班”,为日后《中国曲艺志》内容编纂的规范性、统一性、代表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讲习会、培训班的做法,被推广开来,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编委会都亲自主持,经办起来。四川省、地、市、县编委会分别举办了二至三期学习班,全省一万余人参加了培训,反复学习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文件、编辑总方案和细则、民间文学概论等,从提高普查和编纂人员的素质上保证集成的质量。有400余人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和四川函授大学民间文学专业,较系统地学习了民间文学和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分别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培养具备民间文学专业知识的人才近千名,通过采风活动田野作业和研究工作,这支队伍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数继续增加。
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和专家通过集成工作业务培训,田野作业现场练兵,整理、编选过程中的探索实践,研究推广的能力与素质积累,在全国从各层级上形成了一支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有很高专业素养的民族民间文艺科研骨干和专家力量队伍。
      《中国曲艺志》的编纂,为全国各地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曲艺理论研究的队伍,尤其是年轻的理论工作者,他们已成长为各省、市、自治区曲艺理论研究及曲艺理论管理工作的骨干,有的人成了科研课题的带头人,有的担负起领导工作的重任。《山东卷》副主编郭学东,19岁参加集成、志书工作,逐步成为年轻的研究员,论著有《山东曲艺史》(与张军合著)、 《山东快书综论》,曾主持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曲艺类工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的副主编、责任编辑江帆从集成工作发起到卷本编纂和发稿,她参加了全过程工作,特别是对本省发现的谭振山等著名故事家进行了追踪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曾去日本讲学。她原来是辽宁省民协普通青年干部,通过集成工作和个人的专研,成为辽宁大学教授,国家学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她所研究的故事讲述家谭振山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一个个人保护项目。
出台相关政策,稳定编纂队伍
      1979年以来,十大文艺集成、志书陆续开展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支浩荡大军。这是我国文艺史上的空前壮举,为我国艺术科研事业的开拓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以万计的编纂人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普查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研究,最后撰写成大型系列文献丛书,为保存民族文艺遗产做出重大贡献,为当前艺术实践和日益深入的多学科、高层次的研究工作,提供大量完整、翔实和可靠的文献资料。
      1987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工作已经在全国展开,由于从事集成志书编纂工作的同志长期脱离原岗位,并且由于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给他们的专业职务评审和聘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调动广大艺术集成、志书编纂人员的积极性,稳定队伍,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1987年 9月 3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文化部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递交了《关于艺术集成志书编纂人员评聘专业职务问题的几点意见》,在报告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卷在对专业人员评定职称时,应充分考虑到这项工作的性质和上述特点,把这几年来主要从事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的同志的实际工作水平和成就做为重要依据,实事求是地解决他们的职称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巩固并发展编纂队伍,按总体规划高质量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任务。1987年10月,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艺术研究所下发《关于艺术集成志书编纂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诺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按照《关于转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艺术集成、志书编纂人员评聘专业职务问题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的思路解决艺术集成志书编纂人员技术职称评定问题。
      技术职称问题的解决对于稳定集成工作队伍,促进编纂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不仅促进了艺术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健全,而且通过编纂集成志书的实践,为各省、市、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研究人才,并且由于集成志书学科需要,大多由单一的戏剧(曲)研究所,扩充为由多个艺术门类组成的艺术研究所,成员及研究领域都有所扩充和扩展。搜集、整理资料和编纂过程的锻炼,经过各个角度的研究工作,培养出一批有实际经验,掌握了丰富资料的,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高写作能力的研究民族、民间文艺的理论骨干,这为建设一支庞大的民族民间文艺理论队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guifeng